发表时间:2018-01-04
作者:智新超越
浏览量:686
二维码
扫码本文二维码
北京智新超越-习冠教育编者按:习惯不嫌其多,有两种习惯却养成不得,除掉那两种习惯,其他的习惯多多益善。哪两种习惯养成不得?一种是“不养成什么习惯”的习惯,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。
“不养成什么习惯”的习惯
什么叫做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?举例来说,容易明白。
坐要端正,站要挺直,每天要洗脸漱口,每事要有头有尾,这些都是一个人的起码习惯,有了这些习惯,身体与精神就能保持起码的健康。
但是这些习惯不是一会儿就会有的,也得逐渐养成。在没有养成的时候,多少要用一些强制功夫,自己随时警觉,坐硬是要端正,站硬是要挺直,每天硬是要洗脸漱口,每事硬是要有头有尾。直到“习惯成自然”,不待强制与警觉,也能行所无事地做去,这些就是终身受用的习惯了。
如果在先没有强制与警觉,今天东,明天西,今天这样,明天那样,那就什么习惯也养不成。而这今天东,明天西,今天这样,明天那样,倒反成为一种习惯,牢牢的在身上生根了。这种习惯就是“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”,最要不得。为什么最要不得?只消一句话回答:这种习惯是与其他种种习惯冲突的,养成了这种习惯,其他种种习惯就很少有养成的希望了。
妨害他人的习惯
什么叫做妨害他人的习惯?也可以举例来说。
走进一间屋子,砰的一声把门推开,喉间一口痰涌上来了,扑的一声吐在地上,这些都好象是无关紧要的事。但是很关紧要,因为这些习惯都将妨害他人。屋子里若有人在那里做事看书,他们的心思正集中,被你砰的一声,他们的心思扰乱了,这是受了你的影响。你的痰里倘若有些传染病菌,扑的一声吐在地上,这些病菌就有传染给张三或李四的可能,他们因而害起病来,这是受了你的影响。所以这种习惯是“妨害他人的习惯”,最要不得。在“习惯成自然”之后,砰的一声与扑的一声将会行所无事,也就是说,妨害他人将会行所无事。
一个人如果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,不愿意妨害他人,给他人不好的影响,就该随时强制,随时警觉,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。不问屋子里有没有人,你推门进去总是轻轻的,不问你的痰里有没有传染病菌,你总是把它吐在手绢或纸片上,这样“习惯成自然”,你就在推门与吐痰两件事上不致妨害他人了。
推广开来说,凡是为非作歹的人,他们为非作歹的原因固然有许多,也可以用一句话来包括,他们的病根在养成了妨害他人的习惯。他们不明了自己与他人的密切关系,他们不懂得爱护他人,一切习惯偏向妨害他人的方面,他们就成了恶人。如希特勒、墨索里尼、日本军阀,是头等的恶人,其他如贪官、污吏、恶霸、奸商,也都是恶人中的代表角色。这些恶人向来为人们所痛恨,今后的世界上尤其不容许他们立足。
谁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,谁就得深切记住,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。
“双减”政策下如何做智慧父母,...
简介:2021年10月5日上午9时,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第146期《家长觉醒班》在教学总监闫言的主持下正式开始...
【超级学习力】精彩演绎 再现三...
简介:《三十六计》或称三十六策,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,语源于南北朝,成书于明清。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...
创新思维,快乐学习
简介: 上午的开营仪式中,在热烈气氛的感染下,孩子们的情绪也得到了很大的...
打开这条推送,你就知道寒假要带...
简介:期末考试考完了,象征着一个学期终于结束了,而美好的寒假生活正欢快的向孩子们挥舞着衣袖,孩子们高兴的能...
班主任提醒:寒假,这十件事,家...
简介:班主任提醒:寒假,这十件事,家长一定要做!